超滤膜的进水技术指标

栏目:技术知识库 发布时间:2024-07-10
一、超滤膜的进水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

1. 浊度(NTU):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浓度的指标,通常要求超滤进水的浊度小于50 NTU。

2. 温度(℃):超滤膜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,一般要求在1~40℃范围内。

一、超滤膜的进水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

1. 浊度(NTU):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浓度的指标,通常要求超滤进水的浊度小于50 NTU。

2. 温度(℃):超滤膜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,一般要求在1~40℃范围内。

3. CODCr(mg/L):化学需氧量(CODCr)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,通常要求超滤进水的CODCr小于50 mg/L。

4. SS(mg/L):悬浮物(SS)是衡量水中固体颗粒浓度的指标,通常要求超滤进水的SS小于50 mg/L。

5. pH值:超滤膜对pH值有一定的要求,通常要求在2~10范围内。

6. 油脂:油脂会覆盖在过滤膜表面,堵塞膜孔,导致过滤膜不可逆的污染。因此,通常要求超滤进水中油脂含量较低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“抗油型无机超滤膜”,也可供选择。

7. 微生物(细菌、藻类):微生物可能会粘附在超滤膜表面生长繁殖,导致微孔堵塞,影响膜的性能。因此,通常需要对进水进行杀菌处理,如加氧化剂、紫外线杀菌等。

8. 可溶性有机物:可溶性有机物对膜性能有根本性的损害,若不降低浓度,易使运行过程中膜通量降低。因此,通常需要采用氧化法、吸附法等方法降低可溶性有机物的浓度。

9. SDI值:SDI值是表征系统进水水质的重要指标,用于检测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等微粒的多少。当SDI值过大时,特别是较大颗粒对中空纤维超滤膜有严重的污染。

10. 硬度:硬度主要是指水中钙、镁离子的浓度。超滤膜对硬度的要求取决于pH值和结垢倾向。

11. 理论需氧量(TOD):理论需氧量是指碳氢化合物在有机物中完全氧化所需的理论值。

12. 生化需氧量(BOD):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条件下,由于微生物的调节,有机物的需氧量被降解。

13. 有机物质:有机物质是指可被废水中的强氧化剂、废水处理厂流出的废水和受污染的水氧化的物质(通常是有机物)的氧当量。

14. 有机碳:有机碳是指溶解态和悬浮物中的总碳含量。

以上是超滤膜的进水技术指标,不同型号的超滤膜可能会有所差异,具体进水指标应根据膜制造商的要求和实际水质情况来确定。

二、超滤膜进水是否需要特殊预处理

   

   超滤膜进水通常需要进行特殊预处理,以满足超滤膜的使用要求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微生物和其他杂质,防止它们附着在膜表面,导致膜污染和堵塞。

预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:

1. 微生物和颗粒性物质的去除:通常只需安装预过滤器(如自清洗网式过滤器、袋式、筒式或叠片式过滤器)去除较大的颗粒物质。对于浊度较高的原水或水质波动较大,建议考虑更完善的预处理工艺,如混凝、澄清/沉淀和介质过滤等。

2. 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去除:向原水中加入与胶体粒子电性相反的荷电物质(絮凝剂),如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、硫酸亚铁和氯化铁,或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稀酰胺、聚丙稀酸钠、聚乙稀亚胺等,使胶体粒子凝聚成大的团块,然后通过过滤或沉降去除。

3. 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:采用氧化法(如氯或次氯酸钠、臭氧、高锰酸钾)或吸附法(如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)去除可溶性有机物。

4. 供水水质调整:根据超滤膜的适用温度范围,调整供水温度;根据超滤膜的pH适应范围,使用酸(如HCl和H2SO4)或碱(如NaOH)调整供水pH值。

通过这些预处理措施,可以有效地保护超滤膜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